暨大考研 发表于 2022-11-24 10:28:35

深度剖析!暨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考研考情(含拟录取名...

文章导读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学校/学院介绍②专业学制③拟录取名单④就业介绍⑤报录比剖析⑥考试科目介绍⑦考试备考策略
01学校/学院介绍学院介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源起于上海,奋发于广东。1928年,暨南大学在上海开设了新闻类课程。1946年,新闻学系正式创立。1949年,暨大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新闻学系。1958年国家在广州重建了暨南大学,中文系于1960年复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新闻学专业随中文系一道并入华南师范大学。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再次成立了新闻学系,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1年,新闻学系扩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走上加速发展的轨道。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多人,其中包括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融合新闻”教学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此外,学院教师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广东省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广东特支计划”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学科建设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口语传播系和计算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方面,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四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设有新闻与传播、艺术(广播电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每年内招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260人,外招研究生规模在全校名列前茅。研究生教育以与传媒联合培养和开放共享为主要特色,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和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公益性传媒领袖讲习班、县级融媒体实践是研究生教育品牌。

02专业方向及学制学制:全日制3年学费奖学金情况学费奖学金情况1、关于学费(学费以广东省物价局最后核定的为准。)①广播电视(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35000元/年,学制3年;②广播电视(专业学位)【全日制定向】硕士生35000元/年,学制3年;2、为了激励研究生安心学习、积极开拓创新,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建立了以国家奖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学校补助为补充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基本做到多层次、宽渠道、高激励。目前,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最低可获得0.9万资助,累计最高超10万。(具体以学校实际发文为准)
03拟录取名单

04就业介绍广播电视如今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策划、创意、创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如果是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基本能力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05报录比剖析

06考试科目介绍
【135105】广播电视(专业学位)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20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④838广播电视专业基础
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720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四)实务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838广播电视专业基础》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四)分析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初试参考书目视听语言:《影视视听语言》(第2版)张菁 关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五版) 黄匡宇 暨南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 黄匡宇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二版) 郭镇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
纪录片:《真实的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张同道《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吕新雨《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 暨南大学出版社《纪录片概论》聂欣如 复旦大学出版社
实务创作:《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王润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修订版) [悉德:菲尔德]北京联合《微电影剧作教程》 刘纯羽刘一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 胡智锋 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视节目策划实务》(第二版)谭天 暨南大学出版社
电影、美学、艺术学:《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原理》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影视美学》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电影史》郑雅瓴 胡滨
《720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广播影视传播实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系统了解本科阶段所学的广播影视生产的相关知识,了解广播影视内容生产的基本流程,关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影视节目形态创新的相关动态,具备广播影视节目策划、视听文本创作与表达、音视频内容的生产与制作等基本能力。
Ⅱ.考查范围本科目主要考查内容如下:一、掌握广播影视节目策划的基础原理、专业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二、掌握广播影视节目的文稿创作与写作技巧。三、熟悉影视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写作。四、了解广播影视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五、掌握广播影视作品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基本业务知识。六、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影视业务前沿重要议题、专业技术以及发展动态。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一)基本知识与理论(40%)(二)业务实践与技能(30%)(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30%)四、试卷题型结构(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四)实务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838广播电视专业基础》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广播影视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对中外广播影视发展史上重要流派、知名导演、代表性作品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素养。要求考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能系统识记广播影视理论、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电影美学与历史等基本知识点,具备运用理论分析、解读广播影视作品形态、流派和风格的基本能力。Ⅱ.考查范围本科目主要考查内容如下: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要求。二、了解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节目。三、了解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语态变化及其观念变迁。四、了解中外广播影视艺术热点现象。五、掌握广播影视技术与广播电视艺术的关系。六、掌握广播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七、掌握中国广播影视艺术前沿理论动态。八、了解纪录片美学与历史以及典型的纪录片导演与作品。九、了解基础电影理论以及代表性电影思潮与流派。十、了解广播电视艺术与新兴媒介的关系。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一)专业基础知识(50%)(二)专业理解能力(30%)(三)专业应用能力(20%)四、试卷题型结构(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四)分析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07考试备考策略政治:
从7月开始先把《肖~荣知识点精讲精练》整本精读一遍,精读的同时记住里面那些加粗的语句,尤其是那种“xx是yy的根本”这样的语句,并完成每章后面的习题。这个过程主要是让自己对整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脉络,并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大概到8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1000题》上的选择题了。在做练习的同时一定要把每道题乃至每一个选项搞懂,不懂的或者做错的地方就在旁边标注出来并附上对应知识点在精讲精练上的页码。这些就是你复习的知识难点,练完后必须多次翻阅并最终记牢。《1000题》里的错题一定要多看几遍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等到最后两个月交给《肖八》《肖四》,不过提前准备一下马原部分的主观题也可以为后面背主观题答案要点节省一些时间。最后一个多月的刷题则集中于《肖四》和《肖八》,以及小程序上面的其他模拟题。选择题还是跟之前一样,必须要把每道题乃至每个选项都彻底弄明白,因为考相同考点甚至原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主观题的话,以背诵《肖四》的答案要点为主(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在11月先把《肖八》主观题答案要点的加粗语句背一背)。
英语:1.英语单词每天都要坚持背,背多少个自已定。2.英语作文一定一要积累好的句子和段落,形成自己的模板,一个谈社会正面现状,一个谈负面现状。最后阶段一定要认真背一下。3.英语阅读看懂选项比看懂文章更重要。4.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练到最后,哪怕是为练速度。5.英语着重基础,但是技巧的东西也很重要。6.最后一个月复习要按照考场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做题一定要算好时间,心里有个谱,英语这东西要有感觉的,时间不够一紧张就乱了。
专业课:3-5月:专业课第一轮,熟悉课本,至少将上述的参考书要看一遍,尤其是跨考的同学,可以先不做笔记,但一定要把书先看一遍,培养学科思维,建立理论框架。6-7月:专业课第二轮,开始做笔记,将教材中出现过的真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分析题),重合的部分重点做笔记,建议入手一份上岸笔记,对比着做笔记,分清主次,效率更高。7-8月:广播电视的部分的练习(消息,评论,策划,脚本,编者等等),可以报班学习,后期持续练习即可。9-11月:专业课第三轮,将一轮二轮整理的笔记,以及入手的上岸笔记,进行魔鬼式背诵记忆,同时结合大牛论文和热点进行整合,总结出热点专题。实务练习不能停,保证每周一次的频率。11-12月:冲刺阶段,结合一轮的学科框架、二轮的专业课笔记、三轮的热点专题,进行浏览式复习,查漏补缺,同时进行计时模拟,总结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剖析!暨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考研考情(含拟录取名...